在高速公路安全防控体系中,道路能见度监测仪是应对团雾、暴雨等低能见度灾害的“核心感知终端”。辉阳智联的道路能见度监测仪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,可同步测量5大类关键数据,为行车安全构建全天候防护网。
一、能见度:从5米到50公里的精准透视
核心原理:采用气溶胶前向散射技术,发射红外脉冲光并分析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强度,直接输出气象光学视程(MOR),量程覆盖5米至50公里,分辨率达1米。
误差控制:
1)≤2公里范围误差±2%
2)2~10公里误差±5%
3) >10公里误差±10%
天气现象识别:同步区分雾、雨、雪、混合降水及晴天,识别率≥95%。辉阳智联的道路能见度监测仪在此项性能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
二、气象四要素:污染扩散的“动态推手”
道路能见度监测仪集成高精度气象模块,扩展监测维度:
1)风速/风向:超声波原理测量,范围0–60m/s(±0.1m/s),风向0–360°(±2°),预判团雾移动路径;
2) 温湿度:电容式湿度传感器(±3%RH)与二极管结温传感器(±0.3℃),识别易结冰的高湿低温环境;
3)大气压力:压阻式传感器(±0.25%),辅助校准能见度数据;
4)降水量:压电式雨量计(±4%),量化降水对能见度的衰减影响。
三、扩展参数:场景化监测赋能
针对复杂路段需求,辉阳智联道路能见度监测仪可灵活增配:
激光遥感路面状态:检测冰层、积水厚度(精度0.1mm);
颗粒物浓度监测:同步输出PM2.5/PM10数据,溯源污染类型(如沙尘、尾气);
实时视频证据链:自动抓拍低能见度事件现场,辅助事故责任认定。
辉阳智联云平台优势:
支持多终端访问、阈值报警、数据联动交管系统,日均处理1.2亿条数据,响应延迟<30秒。正如山东高速管理局评价:“辉阳智联道路能见度监测仪是团雾中的‘第三只眼’。”